瘙痒是一种令人不快、能引起搔抓的感觉,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经常起源于原发皮肤的疾病,但也是约10%-25%患潜在系统性疾病人群的表现。

瘙痒的分类

可引发系统性瘙痒的非皮肤疾病包括:肝病,肾病,甲状腺功能失调;淋巴瘤,髓系增生性肿瘤(如真红细胞增多症)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HV或寄生虫感染;神经心理性疾病。

引起瘙痒的常见皮肤疾病包括:皮肤干燥、昆虫叮咬、接触性皮炎、银屑病、脂溢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疥疮、荨麻疹、慢性单纯性苔藓、表浅的真菌感染性疾病、扁平苔藓、瘢痕、湿疹等。

瘙痒尚无权威性的系统性分类,年由国际瘙痒学会提出了临床瘙痒分类。在此系统中,将瘙痒分为三大类:①累及病态(炎症性的)皮肤;②累及非病态(非炎症性的)皮肤;③表现为慢性继发性瘙抓引起的皮损(如结节性痒疹)初次评价后,根据痒病因将其分为皮肤的、系统的、神经性的、心理性的,混合型的或其他/未知。

瘙痒的病因

迄今为止从组织学上尚未发现特殊的痒觉感受器。一般认为它和痛觉关系密切,可能是通过游离神经末梢或毛囊周围末梢神经网传导的。瘙痒的发病机理很复杂,许多体内外因素,如机械性的搔抓、强酸、醋酸、弱碱、芥子气、某些植物以及机体细胞受损后所产生的一些物质(如组胺、活性蛋白酶及多肽类物质)等,皆可引起痒感。

瘙痒的西医治疗

目前为止,没有特异的止痒药物能够缓解无论哪种病因引起的瘙痒,因此,瘙痒性疾病的个体化治疗十分必要。

1、患者教育:患者教育和消除诱因很重要,包括穿柔软透气性好的衣服(如:不含羊毛或粗纤维)。避免过度洗澡,每日进行皮肤基础保湿护理,老年患者尤其是有干皮病倾向的,限制沐浴频率为1~2次/周合适,注意居住环境卫生。

2、外用药治疗:许多具有止痒作用的外用制剂均有效,包括激素类、煤焦油类(如5%煤焦油溶液)和麻醉药及抗刺激剂(如薄荷脑)。

外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丙胺卡因)可降低疼痛和痒感,也可减轻刺痛感及感觉异常。

外用抗组胺药可减轻瘙痒的严重程度,但在特应性皮炎中作用有限。外用多塞平在特应性皮炎和其他湿疹类皮肤病中有止痒效果,包括慢性单纯性苔藓、钱币状湿疹等,但大面积外用或应用于小儿身上,会出现嗜睡的副作用。

外用他克莫司和吡美莫司均有抗炎止痒作用,使用部位出现烧灼感和红斑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3、系统治疗:具有止痒作用的药物都是通过中枢和与镇静相关的作用发挥效应。随着对瘙痒的生理病理的了解,针对特殊介质和通路的治疗逐渐出现,如NK1受体拮抗剂(如阿瑞匹坦);kappa阿片类激动剂和(或)mu阿片类拮抗剂;和针对IL-31或其受体亚单位的抗体。

4、物理疗法:UV光疗(宽谱和窄谱UVB、UVA、UVA-1、PUVA)对瘙痒性疾病疗效明显。

5、心理疗法:瘙痒可被许多压力相关的介质,如组胺和神经肽,激发、延长或加剧。许多激发的心理躯体机制可以产生或加重瘙痒,如出汗,皮肤血流改变和搔抓等。要注意的是,心理因素可减轻,也可加重瘙痒。

瘙痒的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风邪、湿邪、热邪、血虚、虫淫等为致病的主要原因,治疗以疏风祛湿、清热解毒、养血润燥、活血化瘀为原则,一般从风、湿、热、虚、虫五个方面论治,如消风散,凡辨证为风湿热型,皆可辨证加减使用,方中荆芥、防风祛风达表止痒,蝉蜕、牛蒡子熄内外之风、清热止痒,苦参、苍术清热燥湿杀虫,知母、石膏清泻阳明之热,当归、生地、麻仁养血活血、凉营通便。

瘙痒的预防及调护

1、及时治疗:瘙痒症的发病因素比较复杂,需明确有无系统性疾病并及时治疗,皮肤瘙痒有可能是其他疾病早期的一个信号,所以发现后尽早就医,找出原因,对症治疗。

2、避免外在刺激因素:尽量避免一切可能使之加重的刺激因素,如避免搔抓皮肤,穿着柔软舒适的棉衣等。

3、皮肤保湿:皮肤干燥的病人,在秋冬季节尤其要注意皮肤的保湿,洗浴后全身涂抹具有保湿功能的温和护肤霜,养成皮肤涂抹保湿霜的习惯。

4、清淡饮食:对于各种刺激性食物、饮料等妥善选择,可适当多吃瘦肉、鸡肉、新鲜的蔬果,适量喝水,补充体内水分,保持大便通畅。

5、合理洗浴:秋冬季节减少洗澡的次数,洗澡水温不宜过高,少用或不用沐浴用品,清水冲洗即可,避免搓擦行为。

6、保持乐观心态:保持心情舒畅,规律作息,转移“瘙痒”注意力,防止精神因素加重全身瘙痒。

如需使用关键词自动回复功能,了解其它内容可点击此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ivvzw.com//mjccwh/914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