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31229/4319045.html

编者按

合理用药是指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措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邀请我国著名医药专家孙忠实、王汝龙、贡联兵、章友康、张石革等,开展常见病合理用药系列讲座。这些讲座,以临床用药指南和作者多年用药经验为依据,针对用药中容易忽视的问题、混淆的概念、发生的错误,结合国内外药物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深入浅出地予以介绍。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临床合理用药

疾病概述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Cutaneousofpruritus)是发生在老年人皮肤上的瘙痒症,老年人伴随年纪的增大,身体的各项机能也随之退化。皮肤当然不能幸免。皮肤的衰老退化,会导致汗腺、皮脂腺功能的减弱,皮肤缺乏皮脂及水分的滋润变得萎缩、干燥,易导致皮肤瘙痒,尤其秋冬季节气候比较干燥时,或者是洗完澡后1~2d,这便是老年性瘙痒。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干燥可引起瘙痒。尤其在冬季,由于室温过高使皮肤角层所含的水分过度丢失,使老年人皮肤干燥,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减弱而易发生瘙痒,这亦可称冬季瘙痒症。部分病人的发病也许与全身新陈代谢异常、糖尿病有关,糖尿病所致的神经症状也出现瘙痒、疼痛。此外,精神、饮食、物理刺激、细菌和寄生虫感染等因素也可导致瘙痒。

临床表现

老年性瘙痒可见于全身皮肤或局部,尤在胫前部更为突出,其他如小腿、前臂、背部、腰腹部也可发生,瘙痒为阵发性,时好时坏,晚间入睡时更为明显。皮肤显得干燥,有细小皲裂和干燥鳞屑。若因瘙痒而过多地用热水、肥皂洗烫以止痒,则进一步造成皮肤干燥而使症状加剧。皮肤会有抓痕、疼痛、血痂、表皮剥脱、色素沉着等,日久可引致感染或湿疹样变。老年性瘙痒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1.多在秋季发生吗?瘙痒伴随着气候的寒冷和干燥而加重,冬季发作尤其是供暖后更为严重;到春季气候转暖湿润,症状也相应减轻,但到秋天又会再次发作,形成一个循环周期。2.瘙痒的部位确定吗?不确定,多发生在上肢、背部、下肢等部位,但有的会全身到处都会痒。皮肤表面正常。3.室温越高瘙痒越剧烈吗?是,尤其是夜间睡眠时。4.瘙痒程度较剧烈否?老年人因此而用力抓搔皮肤或热水沐浴,往往会越热越痒、越抓越痒,越痒越抓。若将表皮抓破,则会出血结痂。反复发生,会使皮肤增厚,颜色变深(苔癣化变黑)。

药物治疗

1.治疗原则:老年性瘙痒主要应用外用药治疗,增加皮肤的水合度借以滋润皮肤,促进局部循环,消除瘙痒。

2.局部治疗:局部治疗多采用外用止痒剂,如2%樟脑软膏、1%达克罗宁霜,既可止痒,又可润泽和保护皮肤,防止皮肤水分蒸发,使瘙痒症状减轻。如皮肤较干燥,也可外用甘油洗剂(甘油50ml、酚1g、30%乙醇30ml、水加至ml),一日2~3次;或外涂维生素E乳膏、维生素B6乳膏。

对伴有继发湿疹样病变的患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如曲安奈德软膏、肤轻松软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优卓尔)乳膏涂覆,一日2~3次,有止痒和抗炎作用。

3.全身治疗:可口服半量的抗过敏药,如氯苯那敏(扑尔敏)片,一次2~4mg,一日2~3次;异丙嗪(非那根)一次2~4mg,一日2~3次;或阿司咪唑(息斯敏)片,一次3~10mg,一日1次,睡前服用。必须或焦躁时可服地西泮(安定)片一次5mg,或艾司唑仑(舒乐安定)一次2mg,睡前服用。

4.中成药

传统医学认为瘙痒属于风瘙痒、痒风等。发病机制由风、寒、湿、热以及老年人阴血不足、血虚生风所致。辨证分为风热型、风寒型、湿热型和血虚型。

(1)风热型:症见皮肤瘙痒、遇热后加重、心烦口渴、尿黄便干、舌质红苔薄黄,可选皮肤病血毒丸、肤痒冲剂、防风通圣丸。

(2)风寒型:多见皮肤干燥、瘙痒不止、遇到风寒加重、肢冷乏力、舌质淡苔薄白,可选玉屏风散、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3)湿热型:瘙痒不止、渗液结痂、皮肤潮湿瘙痒,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龙胆泻肝丸、二妙丸、四妙丸、金蝉止痒胶囊、疗癣卡西甫丸、

(4)血虚型:多见皮肤干燥瘙痒、头晕眼花、两目干涩、失眠多梦、舌红少苔,可服乌蛇止痒丸、润燥止痒颗粒。

用药提示

1.达克罗宁能阻断神经冲动或刺激的传导,抑制触觉、压觉和痛觉,对皮肤有止痛、止痒及杀菌作用。其穿透力强,可通过皮肤及黏膜吸收,作用迅速而持久。

2.以乙醇、二甲亚砜或水为溶媒制成醑剂、搽剂;或以油、凡士林为基质制成软膏和乳膏剂。应当提请注意的是,此类药刺激性较大,不宜用于破溃或有渗出液的皮肤处。

3.局部应用后可用力搓搽以帮助渗透,但强度仅达到皮肤发红即可。注意避免接触眼结膜、生殖器官。用药持续时间也不宜太长,一俟局部疼痛或瘙痒症状缓解,即停止使用。

4.对年老、年幼或体弱者用药要慎重,首先尝试应用小剂量,尤其是抗过敏药或安定抗焦虑药,待观察无严重反应后再继之全量给药;另外,也应观察用药后有无发生嗜睡、宿醉、皮疹、荨麻疹、颜面水肿、口唇水肿等过敏反应。

常见病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高血压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冠心病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心律失常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6——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7——调脂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8——治疗咳嗽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9——治疗哮喘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0——治疗感冒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1——治疗过敏性鼻炎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2——治疗结核病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3——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4——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5——治疗炎症性肠病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6——治疗腹泻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7——治疗便秘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8——治疗幽门螺菌感染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9——治疗急性胰腺炎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0——抗排异药临床合理应用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1——治疗前列腺增生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3——治疗痛风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4——造影剂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5——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6——运动系统慢性损伤临床合理应用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7——治疗关节痛和关节炎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8——治疗偏头痛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9——治疗癫痫病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0——癌症镇痛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1——肠外肠内营养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3——1型糖尿病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4——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5——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合理应用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6——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7——尿崩症临床合理用药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8——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9——多发性硬化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1——重症肌无力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2——脑出血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3——足月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4——小儿便秘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5——小儿发热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6——儿童感冒和流感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7——佝偻病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8——小儿咳嗽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9——阴茎勃起功能障碍(阳痿)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0——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1——前列腺炎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2——轻中度烧烫伤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3——痔疮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4——疖肿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5——荨麻疹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6——寻常痤疮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7——日光性皮炎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8——带状疱疹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9——手足口病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60——雀斑与黄褐斑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61——冻疮临床合理用药

明明白白使用OTC讲座系列:

耳疮

牙痛

风热喉痹(急性咽炎)

鼻鼽

虚火喉痹(慢性咽炎)

阴痒

湿疹(中药篇)

痤疮(中药篇)

月经不调

痛经

头痛

失眠

黄疸

胁痛

腹痛

泄泻

呕吐

胃痛

便秘

发热

咳嗽

感冒

慢性肝炎辅助治疗

晕动病

滴虫阴道炎

痤疮

疖痈

湿疹

跌打损伤

关节痛

牙龈炎

牙痛

咽炎

外耳炎

结膜炎

叶酸缺乏症

维生素A缺乏症

维生素B12缺乏

维生素B6缺乏症

过敏性皮肤病

便秘

腹胀

恶心呕吐

贫血

咯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ivvzw.com//mjccby/926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