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瘙痒症专科治疗医院 >> 瘙痒症治疗 >> 为什么改不掉咬指甲撕倒刺的ldquo
在和朋友聊天时聊到一个特别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大家都曾有过或一直有“咬指甲”的习惯,也包括我本人。
每次当我考试和遇事紧张的时候,我都会下意识地开始剥指甲和咬指甲,严重的时候,指甲会被我咬到血肉模糊,引起一阵一阵的刺痛,但就算是这样,我也无法停止继续咬指甲这一行为。
图/网络
引用知乎上一网友的分享那就是:“作为一个从记事起就咬指甲长达20年的重度咬指甲患者,期间无论主动、被动、用美食诱惑、涂指甲油、涂辣椒水都无法解除。”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咬指甲?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多人无法戒除咬指甲这个习惯呢?
图/Pixabay
常年拥有剥指甲、咬指甲这已习惯的朋友,很有可能患有强迫性皮肤剥离症,也被称作强迫性皮肤瘙痒症(Dermatillomania)。
神经科学的研究者们认为这是一种心理问题,属于强迫症的一种。
美国研究者们发现,每20人中就有1人患有这种强迫症,大约63.6%的美国学生每周咬指甲次数达到2次或以上,且大多数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
强迫性皮肤剥离症最主要的症状为:
1.抠指甲、咬指甲,伴有出血;
2.撕干裂嘴唇,伤及唇部;
3.撕指尖皮肤,撕扯过度导致出血疼痛;
4.不断扯头发,形成斑秃;
5.挤痘痘,脸上经常伴有疤痕。
图/Pixabay
对于咬指甲这件事,心理学家有几种不同的解释。
第一,咬指甲和我们心理和情绪管理息息相关,在面对紧张、压力、饥饿和无聊状态下时,咬指甲成为了一种放松神经的心理疗法。
习惯性咬指甲的人报告中说,咀嚼指甲的行为可以缓解压力和紧张的心情,当他们感到无聊、压力大、孤独甚者饥饿时,他们会这样做。
第二,咬指甲还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如果你的父母有强迫症,你患有强迫性皮肤剥离症的可能性越高。
如果你经常看到父母有相关行为,在环境作用下,久而久之的不断观察和学习,你也会不自觉地开始进行同样的行为。
第三,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咬指甲的行为源自小孩子口欲期(弗洛伊德认为小孩在1岁左右喜欢进行口腔活动,例如从吮吸母乳中获得安全感,吮吸手指、把手头能拿到的东西放在嘴里取乐)被压抑的性心理发展。
如母乳期间断奶过早,由于婴儿的口欲剥夺,会成为之后孩子成长中想去咬东西的根源。
图/网络
咬指甲这一行为不仅会导致皮肤组织破损,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工作、社交和生活上的障碍。
一项针对92名强迫性皮肤剥离症患者的研究发现,85.9%的受试者显示有焦虑症,66.3%的受试者显示因剥皮而导致抑郁。
情绪上的不平稳,加剧无意识撕皮的行为,恶性循环。
据《美国精神病学杂志》显示,患有强迫性皮肤剥离症的人内心会变得越来越敏感,在发现身上的某个部位被自己伤害以后,他们不愿被其他人发现,总是遮遮掩掩。
一旦发现别人盯着自己的“伤口”,就感到尴尬,想要赶紧逃离。
就像知乎上分享自己咬指甲经历的作者说的,“以前年纪小,还觉得没什么。现在真是觉得丢人、自卑,真的是自卑,吃饭手指都是下意识蜷缩的,不想让别人看到,都有心理负担了”。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制止我们进行咬指甲这一行为呢?
传统的办法包括修建长指甲、涂苦味药水、贴创口贴、做美甲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可能被伤害的皮肤。但根据大部分患者的反馈来看,传统办法效果不大,只适用于意志力强的患者。
另外,还可以用负面刺激强制戒除,告诉朋友和家人,一旦看到自己在实施强迫性皮肤剥离行为,就立即制止自己。如果你内心足够强大,让他们大声责骂你,激发自己的羞耻心等负面情绪,从而戒除伤害自己的行为。
同时,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借助“行为疗法”或者药物的配合,治疗此病症。
参考来源
1.Dermatillomania,PsychologyToday.
2.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FifthEdition
3.SiddiquiJA,QureshiSF,MareiWM,MahfouzTA.
4.Onychophagia(NailBiting):Abodyfocusedrepetitivebehaviorduetopsychiatricco-morbidity.JournalofMoodDisorders.;7(1):47-49.
THEEND
作者Linda
纽约大学,主修应用心理学和传媒
“我们生命的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希望有一天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认识自己,学会爱自己,走出心理阴影。”
编辑/视觉:UP心理|图片:网络
??本文版权归「UP心理」所有
转载请联系授权哦!
NEXTUP
UP|下|期|预|告
《UpVoice|女朋友为什么总拒绝我的好?》
——女朋友之所以总拒绝你的好可能是因为她是回避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