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是人体的健康卫士,每当季节发生变化时皮肤首先受到伤害,秋冬季节是气候变化较大的季节,北方:秋风起,气温低,雨水少,空气干燥。南方:阳光强烈,多雨潮湿,昆虫活动猖狂,注意适应变化环境,保护好皮肤,避免皮肤病找上门来。那么,冬季易发皮肤病有哪些呢?预防该注意什么呢?

1皮肤瘙痒

皮肤干燥引起的瘙痒症,是由于皮肤干燥导致的以皮肤瘙痒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此症无论男女都可发病,老年患者更为多见。患者可全身各处瘙痒,白天由于外界干扰,尚可分心而无暇顾及,一到晚间,瘙痒难忍,时常影响睡眠。其典型的表现除瘙痒外,可见全身皮肤干燥,尤其是小腿伸侧更明显,同时伴脱屑、抓痕,甚至血痂。

预防:冬季要注意皮肤保湿,减少洗浴次数、时间和浴液使用,更不要搓澡,根据个人情况浴后外用润肤乳;衣着宽松宜丝棉;睡觉时最好不要用电热毯、热水袋等捂热被褥,这样会促使皮肤的水分蒸发,加重皮肤瘙痒,瘙痒时避免搔抓,外用药物止痒,防止继发皮肤病的发生。

治疗:要纠正皮肤干燥,外用润肤乳,甘油霜,冷霜,维生素E乳,无比膏等。剧烈瘙痒者可以加服抗组织胺类药物如扑尔敏,西替利嗪,安泰乐等。

2湿疹

湿疹发生原因复杂,多种多样,有些是与季节变化有关,不少湿疹一到秋冬季就发生或加重,形态也多种多样,初起为急性,为红斑、丘疹、水疱等。治疗不及时可以转成亚急性或慢性,皮肤变厚,形成苔藓化。激烈搔抓,继发多种形态改变。

预防:注意寻找原因,如干燥、寒冷、接触某物过敏引起的就要改变不利于皮肤的环境去除过敏原。一部分湿疹与不良生活习惯相关,如常用过热的水洗脸洗澡,或过频使用香皂、皮肤清洁剂等,这些物理化学刺激通过改变或损伤皮肤的保护屏障和血管调节功能,导致皮肤对这些物理化学制剂、蛋白质、细菌或真菌等异性物质产生过敏和变态反应。

治疗:湿疹治疗最好在急性期就治愈,根据皮损的疹形,选择合理的药物。最好就医请医生根据皮损情况用药。

3荨麻疹

荨麻疹病因复杂,多种因素可引起,其中因气温变化引起寒冷性荨麻疹冬季多发。皮肤遇冷风团发作,变暖后风团消退。

预防:有此毛病的人,在季节变换时一定要注意防风、防寒,注意保暖。可以从夏季开始注意锻炼身体对寒冷适应,锻炼冷水浴,冷水摩擦。

治疗:可服用抗组胺类药物。

4银屑病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皮损以红斑或紫红斑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脱屑。“牛皮癣”其实不是癣,其病因复杂,大部分银屑病患者冬重夏轻,目前没有特效药,但早期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抓紧治疗可缓解症状。有统计发现寒冷地区银屑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温暖地区。

预防:银屑病病人在寒冷季节注意预防感冒,扁桃体炎的发生。有条件可以过迁徙生活,秋后去温暖潮湿的南方居住。银屑病患者大量的鳞屑脱落使机体丧失了大量的角蛋白,不及时补充就会造成低蛋白血症。所以建议患者吃鸡蛋、牛奶、豆制品、鱼类。银屑病患者一般都缺乏多种维生素,应该多食新鲜的果蔬,各种豆类、谷类。应忌烟酒、浓茶、咖啡及酸辣刺激性食物。此外,银屑病的发病率或复发常常与神经、精神因素有关,所以患者要解除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相信没有科学依据的民间土方,乱用可能会加重病情。避免情绪过度紧张、焦虑。

治疗:对进行期皮损避免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复发的皮损,面积小可用封包法,外用药物常常采用焦油类、水杨酸类、蒽林、皮质激素类、卡泊三醇、维A酸等制剂。

5鱼鳞病

鱼鳞病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因多汗,潮湿皮损变得不明显。秋冬季天凉,出汗少,空气干燥,鱼鳞病皮损变得明显,鱼鳞样外观,也可出现皮肤瘙痒,脱屑。

预防:秋后注意皮肤保湿,减少洗浴次数,少用或不用浴液。洗后涂润肤乳、膏剂等。

治疗:可选用0.1%维A酸软膏、10%-20%的尿素霜、5%-10%的水杨酸软膏或乳酸软膏、10%鱼肝油霜外用,有较好的疗效。沐浴后或冬天的时候可常在患病处涂抹凡士林润肤霜,有助于皮肤的滋润。

6冻疮

冻疮多发于寒冬或初春的北方,好发于手、脚、鼻尖等易受冻部位。它是大小不等的紫红色结节,常有瘙痒、肿胀,甚至疼痛感觉,在冻疮后期常可出现水疱、糜烂或者结痂,天气变暖后逐渐消退。来年冬天往往在原先发生冻疮的部位又再发。

预防:1、加强锻炼,促进血液循环。2、注意营养,提高抗寒能力。3、注意保温,不穿过薄、过紧衣服和鞋袜。

治疗:轻度冻疮受冻部位复温时,可先用摄氏17-27度温水浸泡5-10分钟,然后再用摄氏27-37度水浸泡5分钟、37-42度的温水浸泡5分钟,让局部血液循环逐渐恢复。但不要一开始就用较高温度水浸泡,也不宜马上在火炉上烘烤。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喜疗妥),局部外用,有改善患处血液循环,抗凝、抗血栓和抗炎作用。

病情较重,特别是出现范围较大的水肿性红斑,或出现水疱、糜烂、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活血、抗炎等方法治疗。

医院

预约方式:

-

线上预约:点击下图快速预约↓

END

-

医院网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ivvzw.com//mjccby/92898.html

------分隔线----------------------------